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救助人
来源: 宁波民政
时间:2017-07-17 00:00:00
阅读:
从12年转任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一职以来,转眼间已有5年多的光景,作为救助站的一员,我与全站同志们一起千里救助护送,一道寒冬深夜救助;看见过无数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破镜重圆时感人一幕,目睹过奄奄一息的病人临终关怀时温暖场景,这些年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切体体味到救助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这是一个平凡的岗位,这更是一个履行着伟大的职责的岗位!
从杜绝四风问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贯彻“三严三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四有”干部;到做合格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我站支部的党员们作为民政救助基层工作者,为那些流浪乞讨在外度日的困难群众,送去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践行民政人“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
“轰轰轰”随着火车的鸣笛,余传福同志又踏上了K1248次列车远赴贵州的护送行程,这次由他带队护送一名贵州小孩回家。在这漫长的漫长的护送之旅,在这封闭的车厢里,他悉心照顾小男孩的生活起居,看的最多的是夜深人静时透过车窗的月光,闻的最多的是车厢内方便面与脚臭二重奏,这又是一个平淡无味的夜晚,但是对于他的家庭这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老余是我站的老党员,05年他从部队转业,他说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来到救助站,但是来了这就发现这是一个温暖的地方,这是一个传播爱的地方,他感动,他庆幸,他更自豪是市救助管理站支部的一员。
寒冬腊月,冰雪交加。每到这一年中最冰冷的季节,流浪在外的人的安危冷暖总是牵动着我的心。作为“寒冬送温暖”行动的负责人,我深切感受到肩膀上的责任重大,从白天到深夜,我站同志们穿梭于城市的街头巷陌、公园凉亭、桥洞底下、棚户工地……分发着棉衣、棉被、热菜、姜茶……每一天都把自己的脚印留在这些地方;每一次,都将温暖传递给他们。只有看着这群生活在城市最底层人有保障了,我们那颗悬着的心才能安稳。
“我叫‘ 蔡勇强 ’梅林人”。这是孔志光救助过的一位智障人员,为了帮助他寻找家人,老孔先后三次带他到江北庄桥梅林一带查找,去过派出所、去过多个村庄,结果,没有人认识他,老的、年轻的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结果无奈返回。老孔不厌其烦,依然耐心询问,有次“蔡勇强”提到了金山村,通过乡镇地名图册,他查到了鄞州横溪有金山村,经多次与金山村电话联系,都说没有“蔡勇强”这个人,且近几年金山村没有老人丢失。为帮助“蔡勇强”尽快找到家人,老孔带着“蔡勇强”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近20公里找到了鄞州横溪金山村,转了好长时间,终于有一位老人认出了他。“蔡勇强”真正的名字叫钱云木,小时候演过“蔡勇强”,精神失常后,以“蔡勇强”自居。老孔说:“救助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点一点爱的故事。”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这是弥留之际的流浪乞讨病人。在他们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旅程时,总是牵动着卓斌峰的心绪。“让他们安心走完最后一程,为他们做好善后事”,这是我站小卓同志面对每一位临危流浪乞讨病人的态度,当生命走在这最后一刻时,无数张安详的脸定格在那一秒,也是共产党员责任与承诺。
生活中,我们的味觉有“酸、甜、苦”,那么救助工作就是“苦、脏、累”。 救助工作是苦的。受助对象一般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内陆省份,护送交通工具是火车,在封闭车厢里我们往往要熬过数十小时以上;救助工作是脏的。我们护送对象是行动不便、精神疾病或未成年人,他们个人卫生需要我们护理,曾经河南籍的瘫痪老人大小便失禁,在护送途中我们把屎把尿;救助工作是累的。我站工作人员少,每月值班加班是常态,但是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在救助岗位第一线。
我们热爱这普通的救助工作岗位,这是一份不求显赫与辉煌,但求平凡之中见真谛,不好高骛远,不心浮气躁,不虚度光阴,平凡却伟大的工作岗位,在全站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我市救助事业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