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也关系到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近年来,龙游县民政局始终坚持聚集“一小”,不断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儿童服务体系,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确保每个孩子不掉队,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孤残而缺养,不因留守而缺爱。
一、强化保障,实现机构转型
硬件保障是关爱儿童服务的重要基础。2018年,龙游县整合资源,投资866万元对县福利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将原来养老育儿为一体的综合性福利机构,转型为专业性服务型儿童福利机构,一方面承担着孤残儿童、弃婴的养育,保障儿童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将服务向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拓展,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在儿童保护中的兜底作用。不断深入开展“明天计划”“添翼计划”兜底孤儿体检、医疗和康复费用以及对残疾儿童进行阶段性集中养育康复。2020-2021年共为25名院内外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成效显著 。
二、政策支撑,提升保障水平
2021年12月,龙游县府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龙政办发〔2021〕74号),为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面提升该县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意见针对不同类型儿童保障需求,采取“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的方式落实儿童基本生活补助,巩固儿童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目前,龙游县机构孤儿11人,每人每月基本生活保障金1609元,散居孤儿14人,困境儿童209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0人,每人每月基本生活保障金1288元。低保家庭儿童597人,低保边缘家庭儿童218人,每人每月除低保金外,另外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28.8元。目前儿童相关数据已全部归集至浙江省儿童信息系统,为妇联、团委、教育等部门开展助学帮扶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三、组建队伍,强化服务能力
从2019年开始,龙游县建立了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队伍,并对全县15名儿童督导员和275名儿童主任每年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儿童服务专业素养,增强服务能力。根据浙江省2020年26个加快发展县率先实现关爱儿童之家全覆盖工作要求,先后两年,在全县建设了25个示范型儿童之家,每个乡镇(社区)至少有一个示范型儿童之家,当地的儿童主任负责儿童之家的管理运维,做到有固定场所、有活动设施、有工作队伍、有基础服务、有常态管理,真正打通村(社区)为儿童和家庭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儿童之家作为儿童服务的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儿童关爱服务全覆盖。如龙游县姑蔑书画院关爱儿童之家开展“三个一”:一次文明有礼知识竞赛、一次普法宣传、一次心灵交流的活动,让社区留守儿童日常生活更加快乐、温馨;泽随村儿童之家组织手工制作培训,让孩子化身创客,自主体验创造之乐。截至目前,全县儿童之家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500余场次,惠及儿童5万余人次。儿童之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期盼在乡村建设中,能够有更多的如儿童公园、研学基地、耕读小镇等儿童项目落地乡村(社区),丰富“儿童场景”,为儿童成长增添载体。
四、长效关爱,发挥基地作用
龙游县慈善文化建设基地作为精准帮扶、组织孵化、文化建设等功能的慈善服务平台,重点推动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儿童福利工作,关心关爱全县困境、留守儿童。针对当前困境儿童等慈善救助服务“碎片化”导致扶持面小、不精准的问题,基地形成合力,精准发力,促进入驻基地的各类组织在做好困难儿童救助工作过程中加强融合,变“碎片化”帮扶为“集成化”帮扶。以慈善文化建设基地为慈善服务平台,发动各类慈善组织积极开展救助活动,动态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帮扶情况,避免重复救助等问题。截至目前,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困难儿童服务人次达3000余人次。为更好地推动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精准化、系统化,2020年基地培育了一支专业化儿童福利工作服务的社会团体—龙游向日葵公益协会,针对全县困境、留守儿童一人一档、定期走访、关爱活动等工作开展项目化运作。下一步, 龙游县将逐步壮大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充实心理辅导专家库,为儿童提供长效的关爱服务。帮助困境儿童摆脱生活困难的同时,更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形成良好友善、关爱儿童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