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金华市下好准备工作“五步棋” 确保全市清明祭扫有序安全开展
  • 来源: 省民政厅网站
  • 时间:2022-04-01 17:20:52
  • 阅读:
  • 为满足市民清明祭扫需求,确保群众安全祭扫,金华市民政局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好准备工作“五步棋”,统筹做好全市群众祭扫和疫情防控工作。3月26日,是预约祭扫的第一天,祭扫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全市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2587人次,疏导车辆1126辆,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281人次,登陆网络祭扫的群众83次。

    一是思想重视,下好有序祭扫“先手棋”。坚决贯上级指示精神,按照既要做到疫情防控到位,又要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搞一刀切的原则,做好清明祭扫工作。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召集市疾控中心、各区政法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市清明节期间祭扫工作进行疫情形势研判和风险评估。连日来,市、县(市、区)先后下发清明祭扫相关通知,明确实行“预约、限流、错峰、分时”祭扫,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全力做好防疫、防火等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分类施策,下好为民服务“关键棋”。开展现场与网上祭扫、线上与线下预约、分时与分类调控相结合的祭扫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祭扫需求。对市、县级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采取预约、限流、错峰、分时祭扫;对骨灰堂等室内封闭性场所暂停入内祭扫,由工作人员代祭;对乡镇(街道)管理的公墓,采取分时分流祭扫;对开放式的乡村公墓、散坟,落实轮流分开祭扫。倡导网上祭祀等方式缅怀亲人,开通“金华民政”微信公众号网上祭祀和现场祭扫网上预约功能。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模式,金华市龙山公墓还开展免费代祭服务。

    三是严防严控,下好现场管控“精准棋”。各殡葬服务机构,制定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完善应急预案,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密防范各类风险隐患。金华市龙山公墓因墓穴年久风化,排查出安全隐患300余处,已完成加固整改。公墓加强人员配备,成立相关小组,做好现场祭扫和服务保障。实行先预约后祭扫,未预约人员不得进入祭扫现场。东阳市西甑山公墓设置了入口、出口专用通道和一米线,配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以保障道路通畅和祭扫安全。永康市、磐安县等地成立指导检查组,对各乡镇(街道)公墓、骨灰堂进行疫情防控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是协同推进,下好安全祭扫“制胜棋”。积极主动与公安、卫健、行政执法等部门沟通,加强统筹谋划,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市民政局成立清明祭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统筹协调清明期间(3月26日至4月10日)祭扫工作。各县(市、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祭扫机制,民政部门牵头协调,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共同做好现场祭扫服务保障、秩序维护及突发情况处置工作。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本地辖区内的公墓、骨灰堂的管理,组织人员宣传劝导,在重点路口设立卡点,做到有序管理。

    五是宣传引导,下好移风易俗“长远棋”。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做好清明祭扫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主动公布网络祭扫途径。金华市龙山公墓制作横幅、展板、预约指南等放置在墓区入口醒目位置,做到清明预约祭扫事项向群众充分告之。广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宣传,倡导通过家庭追思、代为祭扫、网上祭祀等方式缅怀亲人、慎终追远。教育引导群众破除迷信、更新观念,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祭祀。逐步把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