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绍兴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措施,加强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供给,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四个率先全力打造“幸福颐养”绍兴样本。
一是率先开启康养结合模式助推老人健康颐养。于2015年在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康养融合体建设,引进绿康老年康复护理院,开启了全市康养融合的先河。随后在全市范围内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建立养老、护理机构相结合的康养综合体开通审批“快车道”。截至目前已有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柯桥区华舍金色年华养老服务中心等16家养老机构开展康养联合体建设,有绍兴复康医院、绍兴城东医院等31家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等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积极探索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保险行业开发商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补充。二是率先开启“互联网+养老”模式助推老人数字颐养。以绍兴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搭建“一体五平台”,即养老大数据平台、服务与支付平台、监管平台、智能看护平台及产业发展五大平台,基本打通市民政局、市大数据局、市公安局等部门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所有数据,汇集了全市120.1万余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398个社会养老服务企业(组织)、141个养老机构、2700余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单位和个人的信息,通过整合各类服务供应商和社会公共资源,将智能化服务范围覆盖机构、照料中心和家庭。建立需求受理、供给派单、上门服务、服务反馈、抽查评估、绩效考核一体的闭环管理机制,形成“一网九圈百站”的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 三是率先开启原居安养模式助推老人幸福安养。推进城乡社区和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制定出台城乡社区适老化改造总体规划及改造标准,对照《浙江省2021年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对接财政部门将省级标准的6000元提升至8000元/户,对2683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积极探索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结合老年人需求综合考虑社区环境和住宅设计,2020至2022年全市改造老旧小区344个、4524栋面积约1043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32.6亿元,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健康、文体、养老、看护等社区服务设施。目前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越都社区、上虞区曹娥街道舜杰社区等3个社区被评选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四是率先开启家院融合模式助推老人幸福颐养。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大力发展喘息照顾型、病后康复型、持续护理型为特色的小型化、社区化养老机构,培育浙江金色年华、绍兴仁本等优秀养老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增强照料中心服务供给能力;培育绍兴普康、平水阳光等建立综合服务型、原居安养型、护理康复型、嵌入照护型等特色明显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发挥养老机构专业优势,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等公办养老机构积极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延伸,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