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民政部举行“民政这五年”系列专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五年来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张琳,社会救助司副司长许昀,社会事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玉军,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臧宝瑞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李婉丽主持会议。
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张琳介绍,五年来,民政部深化登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社会组织规范自律,健全综合监管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引导政策措施,持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加强党建引领方面,持续落实党建协同责任,基本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确保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在深化制度改革方面,基本建立“党建引领、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稳妥探索直接登记改革试点,7万余家行业协会商会完成脱钩改革。会同财政部投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近五年累计投入3.44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约6116万元。在健全规范监管方面,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共享与公开,实现全国近90万家社会组织信用信息“一网通查”,推动社会组织提升自律水平。在发挥积极作用方面,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超过2.4万家社会组织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2023年以来,各级行业协会商会牵线搭桥招商引资项目约3.3万个。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目前,全国共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约270万家。
社会救助方面,许昀介绍,五年来,民政部紧紧围绕健全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这一目标,不断健全制度、创新机制、推动落实,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一是聚焦覆盖全面,扩大政策供给,做到兜住底。不断完善“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由离散的单项救助转变为系统的救助体系。加快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工作机制,强化风险监测、及时预警,逐步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二是突出分层分类,实施靶向救助,做到兜准底。在精准认定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同时,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形成按照困难程度分层管理、困难类型分类施策的梯度救助格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进核对信息系统全国联网,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三是围绕综合高效,发挥体系优势,做到兜牢底。有效统筹各类救助资源,形成救助合力。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统一认定、各职能部门分类帮扶的工作机制。推动专项救助向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更多低收入人口延伸。规范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稳步提高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
社会事务方面,朱玉军介绍,五年来,婚姻管理服务更加优化。目前已有21个省份的内地居民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覆盖全国总人口的78.5%。全国已创建各类婚俗改革实验单位1800多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的场所,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美的环境。全面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立辅导室的已达90%以上。残疾人福利多点突破。进一步落实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指导各地持续提升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覆盖范围。深入开展“精康融合行动”,设立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部级试点项目。探索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和社区租赁试点。殡葬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不断建立和完善殡葬法规政策,推进和深化殡葬改革,强化殡葬服务保障。不断完善殡葬管理相关标准规范。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重点推进县级火葬区的233个殡仪馆“空白点”建设。建成公益性公墓约1.68万个、公益性骨灰堂3350个。全国31个省份均建立了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惠民殡葬政策。救助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五年来,累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435万人次,帮助7万余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组织所有救助管理机构向社会开放,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救助管理工作、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慈善事业促进方面,臧宝瑞介绍,五年来,我国慈善法制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性成果。国家和地方层面共出台慈善相关法规、政策文件400多份,慈善领域法律规范体系基本建立。新修改的慈善法今年9月5日已正式施行,新制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新修订的《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慈善组织认定办法》已经施行。同时,我国慈善力量蓬勃发展、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全国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5万家,是五年前的3倍;全国累计备案慈善信托2062单,是五年前的15倍。年度捐赠总额最高突破2000亿元。民政部指定的29家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累计为慈善组织发布公开募捐信息超过17万条,募集资金超过500亿元。我国慈善组织管理不断规范。持续开展慈善组织(基金会)年报年检和抽查审计工作,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严肃查处慈善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推进依法治善、依法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