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不仅能代表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还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依托“浙里康养”智慧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工作。这张让老年人露出幸福笑容的“爱心卡”集成于社保卡,整合了老年卡、优抚卡、公交卡等功能,通过刷卡、刷脸、刷码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6+N”服务,切实保障金华市老年人的幸福梦。
动员社会力量
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供给
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北山口村的养老服务“爱心卡”集市上,志愿者正在为老年人修剪指甲。(供图/金华市民政局)
走进金华市金东区金都美地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志愿者正在帮宋奶奶修剪指甲,指甲修剪完成后,宋奶奶又走到隔壁血压测量区,让志愿医生测量血压。服务结束,宋奶奶刷了一下手中的“爱心卡”,用“爱心分”完成了这次费用支付。宋奶奶说,自己除了日常来这里按摩、修剪指甲,最多的是来社区食堂吃饭,“很方便,减轻了儿女的负担,而且有补助,饭菜花样多,也不贵”。提起社区提供的助餐等养老服务,宋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宋奶奶能够成为社区服务中心的常客,得益于社区工作人员对“爱心卡”的宣传推广以及服务人员的用心付出。为了让更多老年人享受“爱心卡”带来的服务便利,金都美地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上门宣传等方式,实现社区1129名老年人“爱心卡”全覆盖。社区还动员医生等各类“爱心卡”志愿服务人员,给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等服务,让住在这里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在金东区赤松镇北山口村的养老服务“爱心卡”集市上,理发、按摩等服务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来到这里的志愿服务人员向老年人宣传“爱心卡”的用途,爱心商家为老年人提供水果、调味品等生活必需品。“豆干炒肉、鱼香茄子、雪菜豆腐、红烧肉、番茄鸡蛋汤……”谈起集市旁边的社区食堂,来这里就餐的老年人“菜品丰富”、“吃得很有营养”、“很实惠”等赞美之词不绝于口。在社区食堂的墙壁上,挂着“助餐服务一览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做有利于精准匹配老年人的用餐需求。
从志愿者到爱心商家、社区食堂,如何发挥“爱心卡”的最大效用,让居住在全区老年人享受优质的服务供给,是金东区在推进“爱心卡”工作时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此,金东区通过进村入户调查、走访、观察,在人口流动量大、老年人聚集场所以及社区出入口等地设置点位,实行动态宣传全覆盖。最终由老年人代表主导,制定包括地理位置、消费习惯、服务内容、价格水平、口碑评价等多维度指标的评估表,建立老年人“偏好”、“流量”清单与社会服务项目清单精准对接机制。
金东区的做法是金华市动员社会力量,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供给的缩影。截至2024年6月底,金华市引导2000多家爱心商家、290家社会组织、50家医疗康复机构、1万多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进入为老服务领域,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四个一点”
让养老服务资金更可持续
养老服务的投入不仅是人力,还需要资金支持。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金华市是如何保障养老资金对养老服务的支撑呢?在金东区赤松镇北山口村,记者找到了答案。
北山口村的文旅会客厅内的连廊上挂着三块黑板,黑板上分别记录着包括北山口村在内的四个村庄的近四年的经营性收入、本地特产佛手近五年的价格以及从2017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三幅图以折线图或柱状图的形式呈现,上升趋势明显。金华市民政局负责人向记者讲述:“北山口村以佛手种植为特色,村民通过直播卖佛手,每卖出一单就有一元钱用于村里60岁及以上失能失智老年人和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很显然,这三块黑板的背后正是北山口村老年人“爱心卡”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
除了村(社区)的集体收入外,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投入也是重要资金保障。金华市还积极鼓励社会为养老服务发展尽一份力量,各县(市、区)设立养老爱心助老基金,定期组织爱心捐赠活动,用于养老服务。截至2024年6月底,筹集慈善资金6555.9万元。根据现有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全市通过“爱心卡”的宣传推广,累计撬动家庭资金6010.8万元。通过这些途径,全面落实了财政投一点、集体担一点、社会捐一点、家庭出一点的“四个一点”原则,让“爱心卡”资金池成为金华市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要保障,让老年人持续享受“6+N”养老服务。
全流程闭环
让数智技术为养老监管赋能
既要统筹资金,也要对社会力量、爱心商家的服务进行监管。对此,政府是如何多向发力的?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位于金东区“爱心卡”数据运营中心。在数据运营中心内,有一个超大屏的“爱心卡”运营指挥驾驶舱,从爱心对象、爱心机构、爱心资金到爱心服务订单数量、订单金额、服务成效等皆可查询,数据一目了然,实现了对“爱心卡”的全流程闭环监管。
为了做到闭环监管,金华市出台《爱心商家白名单》等19项制度,通过对机构服务开展日常监督、考核评估等举措,提升服务品质。近年来,金华市各县(市、区)民政局根据实际需求落实监管责任。东阳市统一为享受服务的老年人办理专属二维码,用于老年人服务记录,同时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聘请第三方监管公司以大数据调查、满意度考核等方式,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上门服务工作进行监管;金东区依照《“爱心卡”服务机构、爱心商家白名单制度》等条例对爱心服务和爱心商家进行审查,累计审核不合格服务1000件次,3家机构退出白名单。
通过大数据对资金、服务进行监管的同时,金东区整合区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出台推广“爱心卡”志愿服务积分办法十二条,上线志愿服务积分小程序,对积分的兑换、管理等进行监控,让志愿服务质量有保障。
为了让监管更高效,全市还建成了“爱心卡”运维中心10家、运营团队42人,健全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数据库,专人专户动态管理,全量归集老年人需求、服务、评价等核心数据,实现政府精准统筹,服务机构高质量服务。
金华市民政局负责人向记者分享全市“爱心卡”的最新数据:“全市124万老年人中,已有超过108万老年人激活‘爱心卡’,激活率达到86.48%。”下一步,金华市将继续整合为老服务资源,通过“爱心卡”,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打破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壁垒,让老年人在全市畅享“一卡在手,养老无忧”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