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政府负责、严格监管、协同配合、标本兼治”工作原则,创新“123”工作法,实现依法规范救助与安全运营无事故的工作目标。
建强“一个阵地”,夯实工作基础
平湖市投资完成市救助管理站新址建设,并于今年进行了提升改造。该站新增近300平方米的受助人员室外活动场地,单杠、双杠、乒乓球桌等活动器材一应俱全。救助楼里,设置了阅览室、社工室、医务室等区域。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单独的卫生间,安装了无障碍设施。
平湖市建强市救助管理站,着力在街面巡查、照料服务、救助寻亲、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方面建机制、压责任、提质量、优服务,提升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健全完善新时代救助管理服务体系。
强化“两大保障”,凝聚救助合力
平湖市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和工作力量配置两大关键要素保障,推动多元主体联动,着力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
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民政、公安、财政等15个部门职责。民政、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障碍患者分档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细化救助管理工作,实现科学诊断、精准救助。
在工作力量配置方面,平湖市加强多方联动,民政与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等力量携手开展救助管理工作,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在开展常态化巡查的基础上,推广“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工+救助管理站”联合巡查模式,动员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街面巡查。
开展“三项行动”,提升服务水平
平湖市救助管理站有针对性地开展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照料服务和救助寻亲、护送返乡和落户安置三项行动,推动救助管理服务提档升级。
在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行动中,平湖市救助管理站成立巡查组,每天进行街面巡查,对发现的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及时给予救助。在此基础上,加大夜间巡查频次,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常态化进行巡查,强化24小时接报救助制度。
在照料服务和救助寻亲行动中,平湖市救助管理站为受助人员营造舒适、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在房间内配备充足的矿泉水、清凉油、棉被、热水袋等防暑御寒物资。将服务端口前移,通过户籍信息查询、DNA数据采集比对和今日头条寻亲公告等方式,为受助人员寻亲。
在护送返乡和落户安置行动中,平湖市救助管理站严格执行护送返乡的相关政策规定,对情况特殊、确有困难的受助人员及时安排护送返乡工作。与受助人员原籍救助管理机构做好沟通对接,“一人一案”制订护送方案,安排工作人员护送,必要时安排公安、医疗等人员随行保障。对长期滞留人员,与公安等部门配合完成落户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