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桐庐县民政局多措并举破解养老机构分布不均、服务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推动养老服务由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向保障全体老年人转变,从机构集中照料向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转变,从政府公办为主向全面放开市场转变,通过个性化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靶向施策,提质增效。桐庐县民政局对全县养老机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养老机构提质增效,6家养老机构投入60万元建设康养联合体、9家养老机构投入500万元改造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248张。针对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单一、运营不佳等难题,整合托育设施、老年食堂、卫生室等,因地制宜打造“心凤献”“幸福里”等12家社区服务综合体,孵化“红巷妈妈”等志愿服务品牌,增强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造血”功能,推动实现可持续运营。推动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引进杭州和睦养老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为老服务公司承接县社会福利中心、瑶琳镇特困人员供养中心运营,既保障政府兜底职能,又发挥社会力量的资金、管理优势,盘活资源,专业服务辐射周边村社,增加了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竞争力。县社会福利中心设立和睦护理院,实现院内老人“小病不出院”,入住老人从137人增至276人,入住率从47%提升至96%。
摸清需求,优化服务。桐庐县民政局联动镇村工作人员深入城乡社区,对1200名老年人按照分布情况和年龄段进行同比例抽样调查,掌握基本养老需求。大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在农村开展以村建村营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老年人助餐服务提升行动,在城区开展“百膳惠老全城通享”智慧助餐行动,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2023年,累计服务104万人次,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率从 50%提升至97% 。同时,桐庐县还成立现代养老服务业协会,吸引50余家本地企业加入为老服务大军,汇聚多方资源提升为老服务能力。如引导协会承接桐君街道南门社区老年食堂,使其转型为服务全龄的社区食堂,满足居民午餐和晚餐需求,服务老年人数量也从原来的每天50余人提升到200余人。聚焦失能、残疾老人“起床难、护理难、洗澡难”等问题,设计推出“一张床”“一次澡”等活动,精准服务3000余人次,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此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桐庐县组织机构负责人赴杭州市滨江区考察学习,邀请养老专业人才来桐庐开展养老业务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以来,全县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技能培训等11场,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332人,全县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25人,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