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杭州萧山:让流动儿童在萧山幸福成长
  • 来源: 中国社会报
  • 时间:2024-12-06 16:09:34
  • 阅读:
  • 今年民政部等部门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首次将流动儿童群体纳入国家关爱保护范围,并以清单化方式将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提供。对于基层来说,该如何更好地落实方案要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这样做的。

    萧山是杭州的中心城区、经济强区、人口大区,有6万余名流动儿童。2024年,萧山区被列入全国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工作观察点,萧山区产业集聚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项目被列入浙江省民政领域改革试点“一本账”。试点开展以来,该区将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纳入平安创建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大局,聚焦服务供给、社会协同、风险防范,积极探索并形成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的工作方法。

    强化政策服务供给

    在靖江街道靖美社区的永兴书房,流动儿童借阅比例达54%,居全区镇街级书房首位。为什么孩子们对这里的黏性这么大?

    社区儿童主任沈燕燕提到,社区实现了省内图书馆、学校及村社农家书房的互联互通,孩子们用市民卡、支付宝,就可以在省内任意一家图书馆(书房)无押金借还图书;没有市民卡的流动儿童,也可以用本人学生证或父母联系电话,在导台快速借还书籍。社区还聘任本地企业家、劳模、工匠等作为“飞行嘉宾”,定期为流动儿童讲述成长成才、工作创业的励志故事。

    流动儿童跟随监护人流动,摆脱了被留守的困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可能被排除在居住地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无法完全融入城市,且“流动”状态本身也给其身心成长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于萧山来说,让6万余名流动儿童在萧山健康快乐成长,背后是不断完善的政策服务供给。

    近期,萧山区高质量完成流动儿童信息摸排,建立了包括60362名流动儿童在内的服务对象数据库,通过完善个人档案与数字画像,将困境、残疾等流动儿童纳入重点关爱群体,为精准施策、动态管理打好基础。在此之前,萧山区改造提升区级未保中心,在全区23个未保站开展“双百行动”,确保心理关爱与普法功能100%到位;推动婴幼儿成长驿站、儿童之家、“家门口的青少年宫”等儿童服务阵地广覆盖;搭建“萧伢护”“家长云课堂”等智慧服务平台,为流动儿童服务均等化提供数智支撑。

    萧山区民政局联动公安、教育、卫健等20余个部门建立流动儿童服务基本清单,在服务供给、权益维护、救助干预、家庭赋能、社会融入等多方面,加快形成政策集成、服务覆盖、措施有力、数字赋能的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落实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在萧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以上;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保障机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积分入学,5.95万名流动儿童在萧就学,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3.75%;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流动儿童家庭提供实物配租或发放租赁补贴,今年已为234个流动儿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培育护童生力军

    盈丰街道的“萧伢儿”绘本馆,是由架空层改造而来,总面积400平方米,是妇女儿童主题活动空间,来这里玩的流动儿童特别多。左侧有母婴室、亲子绘本吧、心理咨询室。小朋友和家长可以在这里亲子阅读,还可以参加或举办各类亲子娱乐活动,这里的绘本、图书等活动物资基本都是社会企业捐赠而来。

    而在一旁的儿童成长中心,包含了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和青少年分宫,加上社区里的幼儿园、小区对面的小学,随着儿童资源的集聚,让越来越多的新萧山人选择在这里租房、买房,定居下来。可以说,流动儿童在社区得到了“5+2”“白+黑”的照料和关爱。

    关爱流动儿童,需要凝聚社会协同力量。近年来,萧山区下大力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事业,培育儿童类社会组织13家。2024年累计投入财政和慈善资金360万元,支持开展“焕新家”、孤独症儿童康复、心理关怀、大病救助等公益项目11个,惠及4100余名流动儿童;联动“慈善+”力量,启动“点灯计划”,为300名困难家庭流动儿童配置学习桌和护眼灯,护航学习之路。

    萧山区同时非常重视培育护童生力军,建立“萧伢儿”护童联盟,吸纳心理、法律、教育、医疗康复等多个专业团队加入,建立“父母学院微课堂”、东方法学讲堂,发展“共享奶奶”“E邻妈妈”“虎哥华姐”等志愿者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普法教育、课后托管、素质拓展等多类主题活动,发动社会爱心企业关爱、关心流动儿童。

    让爱跨区“流动”

    今年,萧山区在推进流动儿童信息摸排和监测工作中发现,辖区流动儿童中以安徽省临泉县、阜南县两地户籍儿童最多,且在城市融入、服务共享、成长陪伴、安全监护、救助关爱、教育支持等方面存在普遍需求。

    如何让爱跨区“流动”?为进一步落实流动儿童关爱,打破流动儿童权益保障户籍壁垒,1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阜南县两地签订跨县域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框架协议。这也是萧山区作为全国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工作观察点的特色举措。

    协议内容涵盖了流动儿童在养育、教育、医疗、住房、救助和发展等多个维度的保障,旨在通过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政策互通,确保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关爱保障。

    “萧山区下一步还将以全国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工作观察点和产业集聚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省级改革试点为平台,加速流动儿童摸排数据与服务的双向转化,优化拓展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内容,筹划推出‘满天星’儿童赋能项目等一揽子服务项目。同时,提升儿童主任服务能力,塑造儿童友好空间,走出流动儿童优质服务新路子。”萧山区民政局对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