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关注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海打造“家门口”救助服务圈
  • 来源: 甬派
  • 时间:2024-09-05 15:05:21
  • 阅读:
  • “我在家里就能赚钱,不但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还不耽误照顾家中的老人……”近日,宁海县跃龙街道困难对象仇阿姨一边制作轻便简易的花蓝,一边高兴地介绍着自己的新工作。

    这得益于宁海县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的救助服务,让张阿姨在家中就有了额外的收入。

    “我们通过与爱心企业对接,给一些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困难对象,提供花篮、饰品等成本小、技术要求不高、工作时间灵活的就业项目,让她们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 据宁海县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相关负责人蔡岳铭介绍,针对一些困难群众来“助联体”做手工活的,我们还免费提供午餐和休息场所。

    社会救助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兜底性、基础性保障。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有限的社会救助资源覆盖到更多人?如何精准发力、帮扶困难群众?

    为聚力打造家门口“救助服务圈”,实现困难群体主动发现、动态监测、综合帮扶,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2022年开始,宁海县探索打造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实体化“助联体”救助服务建设,统筹供需两侧资源,“一站式”解决困难群众救助服务需求,涉及生活帮扶、就业援助、阳光助医、安居暖巢、精神关爱、携手助残、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内容,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多维救助。目前,宁海县已建成1个县级助联体、18个乡镇(街道)助联体服务站、36个村(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助联体”建设覆盖率达100%。

    为提升县级“助联体”救助服务品牌建设,今年以来,宁海县推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爱心力量等协同发力,打造一站式智慧救助联合体服务平台。建成的县级“助联体”救助服务平台建筑面积达960平方米,集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慈善义站、共富工坊、窗口展示、场景体验、资源统筹等功能于一体,设置了日常办公、咨询服务、关爱帮扶、群众议事、直播体验、未成年保护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功能区。目前,“助联体”救助服务已汇聚全县26个部门、28项民生救助政策,提供100多项民生服务,整合16.3万名志愿者的服务力量。

    同时,为扩大“助联体”救助服务参与“广度”,今年,宁海县还依托独特优势,打造“179”服务模式,通过融入全国最佳志愿服务“党群同心圆”服务项目、创新引入县社工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物品服务机制,联动入驻9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力量,发布服务清单,持续点亮困难群众的幸福生活。目前,该县已开展26个特色帮扶项目,如“蓝鲸叔叔信箱”、“公益小天使”、“陪伴一小时”等,为困难群众提供“兜底保障+个性化”的帮扶服务。

    “下一步,我县将充分发挥‘助联体’多元帮扶的平台枢纽作用,切实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宁海县民政局副局长吴能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