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嘉兴:“小地名” 发挥“大作用”
  • 来源: 中国社会报
  • 时间:2025-03-28 16:03:04
  • 阅读:
  • 2024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乡村道路规范命名、创新数字门牌场景应用、盘活地名文化服务品牌等方面发力,让“小地名”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大作用”。

    在加大乡村道路命名力度方面,嘉兴市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乡村老干部、老党员、文旅工作者等,系统梳理乡村地名,全面摸清地名底数,并在此基础上规范管理村牌、街路巷牌、门楼牌等各类地名标志,全力解决“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规范命名乡村地名175个,设置维护乡村地名标志3.6万个。

    在提升服务治理效能方面,嘉兴市积极创新数字门牌场景应用,融合文旅、卫健、邮政等部门的信息,搭建起二维码路牌、村牌、门牌应用服务体系,实现公共信息“一码查”、政务事项“一码办”、民生服务“一码享”。该市还整合、归集民政、政法、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个部门的地址数据,融合多场景、贯通上下端,成功打破“多码难合一”的治理难题,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现场办公提供了精准的地名地址数据及空间信息,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秀洲区发布了《数字门牌应用与管理规范》,投入882万元安装数字门牌7万个。

    在赋能品牌创建方面,嘉兴市深入挖掘乡村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地方特色,盘活文化资源,开发培育乡村地名文化产品。全市共打造“乡字号”“土字号”地名文化服务品牌18个,有效助力优质农副产品、旅游服务资源的推介推广。例如,平湖市深挖“金平湖”地名文化内涵,打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平湖”品牌授权主体达41家,品牌示范基地达5家,与上海签订“金平湖”品牌大米订单1.5万亩。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围绕槜李这一优势产业,为乡村道路命名“桃园路”“槜桃路”,设立融入“槜李”元素的地名标志牌等,激活文旅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