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第十四届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紧扣全省、全市民政会议及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建机制、打基础,全面提升了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全市民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市争当“重要窗口”模范生贡献力量。
一、综合
(一)民政事业费
2020年全市民政事业费实际支出2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23%,其中: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民政事业费实际支出2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7%。主要包括:社会福利支出7.60亿元,社会救助支出8.57亿元,民政管理事务支出7.66亿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0.24亿元,其他用于民政支出0.48亿元。
图1 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民政事业费支出情况
表1 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民政事业费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15.36 | 16.16 | 17.43 | 18.00 | 18.62 | 20.48 | 28.40 | |
年增长率 | 6.30 | 5.21 | 7.86 | 3.27 | 3.44 | 9.99 | 19.23 |
(二)福利彩票
2020年,全市共发行福利彩票16.76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3.77亿元,下降18.36%。全年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5.13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0.88亿元,下降14.64%。其中上交中央及省财政3.08亿元,区县(市)留存0.98亿元,市本级留存1.07亿元。
全年福利彩票公益金支出10,72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社会公益等四大类项目。其中:1.老年人福利类项目。共安排市级福彩公益金用于老年人福利类项目6,506万元,占总支出的60.69%。其中,资助市本级项目1,236万元,转移支付5,270万元。2.残疾人福利类项目。共安排市级福彩公益金用于残疾人福利类项目620万元,占总支出的5.78%。主要用于资助市本级项目。3.儿童福利类项目。共安排市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儿童福利类项目395万元,占总支出的3.68%,其中,资助市本级项目295万元,转移支付100万元。4.社会公益类项目。共安排市级福彩公益金用于社会公益类项目3,199万元,占总支出的29.85%。其中,资助市本级项目965万元,转移支付2,234万元。
图2 福利彩票发行情况
表2 福利彩票发行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福利彩票 发行量 | 21.52 | 23.39 | 22.63 | 22.66 | 24.19 | 20.53 | 16.76 |
筹集福利 彩票公益金 | 5.93 | 6.47 | 6.43 | 6.49 | 6.95 | 6.01 | 5.13 |
(三)区划地名
扎实做好《宁波市地名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工作,努力推进宁波市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建设进程。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类档案归档移交工作,全年共计移交省普查办案卷533卷,光盘39盒。2020年市本级共审核道路、住宅区、建筑物群等地名143件。积极推进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工作,落实我市9个浙江省第二批“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的评比申报工作。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0个(其中市辖区6个、县级市2个、县2个),与上年数一致。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156个(其中街道73个、镇73个、乡10个),与上年数持平。积极做好第4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共完成镇海慈溪线、余姚慈溪线、江北余姚线、江北慈溪线等4条县级界线联检任务,落实界桩管理13个。
图3 乡镇街道
表3 乡镇街道
单位:个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乡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镇 | 76 | 76 | 75 | 75 | 75 | 73 | 73 |
街道 | 66 | 67 | 69 | 69 | 71 | 73 | 73 |
二、社会工作
(一)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
1.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有各级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993个,其中,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1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2,822个,覆盖100%的村(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100%的村(社区),每天有2.4万名老人享受助餐服务。A级及以上等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888个,占中心(站)总数的96.5%,其中AAA级264个。累计为4.5万户老年人家庭免费安装“一键通”应急求助服务系统,提供紧急救助和生活信息服务达100多万人次。全市共有各类社会养老床位数89,963张(每百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5.6张,比上年增长16.66%);年末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27,899人。
图4 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
表4 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
单位:张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床位数 | 41996 | 46439 | 53049 | 63756 | 70387 | 75358 | 89963 |
百名老人床位数 | 3.4 | 3.6 | 4.3 | 4.4 | 4.65 | 4.80 | 5.6 |
2.提供住宿的精神卫生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市民政部门管理的社会福利医院(市民康医院)1个,拥有床位数260张。
3.提供住宿的儿童福利和儿童救助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儿童收养福利机构及社会福利机构儿童部4家,拥有床位数475张。2019年率先在全省实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截至2020年底,市本级及8个区县(市)未保机构经属地编办批复同意成立。
4.其他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救助管理机构9个,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685人次。
(二)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
1.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年发放高龄津贴资金18,492.5万元。全市100周岁(含)以上高龄老人的生活津贴标准每人每月800元。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支付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费986.42万元。
2.儿童福利和收养登记。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316名孤儿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其中:集中供养孤儿218人,社会散居孤儿98人,使用保障资金共计5,759万元。全市机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平均每人每月2,269元,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为平均每人每月1,815元,较2019年上涨6.9%。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464名儿童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本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等12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范围,同时从加强医疗康复保障、落实教育保障政策、督促落实监护责任、落实强制报告责任、优化关爱服务机制、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等方面完善了一系列保障措施。2020年,以创建“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为契机,全市收养登记机关依托“全国收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和原始档案材料,仔细排查、核对及完善收养登记信息,确保收养信息准确无误。全年共办理内地居民收养登记112件,解除收养登记6件。
图5 孤儿人数
表5 孤儿人数
单位:人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孤儿人数 | 593 | 592 | 470 | 437 | 380 | 336 | 316 |
3.社会救助。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1+8+X”大救助体系,应用省大救助信息平台实现低收入农户和农村低保边缘户“两线合一”、高额医疗费用预警、多重身份对象精准识别,形成了社会救助信息即时共享、即时更新,动态预警、动态退出格局。修订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救助覆盖面。继续执行重病、重残对象以单人户纳入低保和低保低边渐退期政策,全市已有12,518人纳入重残单人户低保,633人纳入重病单人户低保,1,402人享受低保渐退期,504人享受低边渐退期,成效显著。
最低生活保障。2020年12月31日,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三档执行:第一档为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以及大榭开发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执行标准为990元/人·月;第二档为余姚市、慈溪市、宁波杭州湾新区,执行标准为891元/人·月;第三档为奉化区、宁海县、象山县,执行标准为842元/人·月。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低保对象44,825户、59,556人。
图6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表6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单位:人、%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低保人数 | 51282 | 48995 | 68256 | 70192 | 67798 | 59281 | 59556 |
年增长率 | -7.16 | -4.46 | 39.31 | 2.84 | -3.41 | -12.56 | 0.46 |
特困人员供养。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特困供养对象3,503人。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特困供养对象供养资金7,401.9万元,供养对象月人均供养水平为1,359元/人。其中:集中供养特困人员2,913人,集中供养率83.13%。
临时救助。截至2020年底,临时救助24,261人次,其中:按属地性质分类本地户籍24,152人次,非本地户籍109人次;按对象分类低保12,687人次,特困人员719人次,其他10,885人次。全年支出临时救助资金7,588.2万元。
三、成员组织和其他社会服务
(一)成员组织
1.社会组织。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社会组织10,000个,比上年增长0.54%,其中:社会团体2,59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7,356个,基金会54个。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社会团体2,590家,比上年增加53家,增长2.08%。按照登记地域划分,市本级651家,区县(市)级1,939家。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7,356家,比上年减少9家。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基金会54家,比上年增加10家,增长22.72%。
全市法人登记的社会组织按照活动区域划分,市级社会组织1,169家,县级社会组织8,831家。按照行业领域划分,其中:工商服务业占2.06%,科学研究占2.078%,教育占20.44%,卫生占2.24%,文化占3.85%,体育占2.27%,生态环境占0.11%,社会服务占40.3%,其他社会工作占0.13%,公共设施占0.06%,居民服务占0.03%。
图7 社会组织个数
表7 社会组织个数
单位:个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社会团体 | 2351 | 2456 | 2592 | 2615 | 2489 | 2537 | 2590 |
民办非企业 | 3464 | 3712 | 3975 | 4716 | 5130 | 7365 | 7356 |
2.自治组织。截至2020年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共计3,211个,其中:村委会2,169个,比上年减少308个,社区及居委会754个,比上年增加20个。
图8 自治组织个数
表8 自治组织个数
单位:个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社区、居委会 | 680 | 697 | 704 | 717 | 721 | 734 | 754 |
村委会 | 2543 | 2526 | 2519 | 2495 | 2485 | 2477 | 2169 |
(二)其他社会服务
1.婚姻登记服务。2020年,全市共有办理婚姻登记的机构14家。全市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4,772对、69,544人,比上年增加2,168对,上升6.65%。其中:内地居民登记结婚34,712对,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登记结婚60对;初婚人数51,325人,再婚人数18,219人,复婚人数3,492对。
2020年依法办理离婚17,078对,比上年减少688对,下降3.87%。其中:内地居民登记离婚17,061对,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登记离婚17对。
图9 婚姻登记情况
表9 婚姻登记情况
单位:对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结婚数 | 57597 | 42628 | 45861 | 36133 | 40855 | 32604 | 34772 |
离婚数 | 15045 | 15817 | 17456 | 17819 | 17604 | 17766 | 17078 |
2.殡葬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殡仪馆7个,殡葬管理机构(殡管所)10个。全市殡仪馆共有职工353人,火化炉47台。
3.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市持有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7,578人,其中:社会工作师2,715名,助理社会工作师4,863名。在宁波市志愿服务平台注册的志愿者人数214万人。2020年,全市累计认定慈善组织66家,创建省级慈善基地5个、市级慈善基地11个,发挥精准帮扶、组织孵化、项目管理、培训交流、信息共享、文化建设等多种功能。全市慈善组织接收慈善捐赠177,035.46万元,比上年增长21.06%;支出163,773.2万元,增长45.52%,受助的困难群众达313万人次。慈善信托5个,慈善信托财产规模405.8万元。
图10 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数
表10 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数
单位:人、%
指 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社工持证人数 | 2604 | 3263 | 4408 | 5003 | 6529 | 7578 | 7578 |
年增长率 | 21.96 | 25.3 | 35.1 | 13.5 | 29.7 | 16.07 | 0 |
4.水库移民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新建、在建水库5座,分别是奉化葛岙水库、柏坑水库,宁海抽水蓄能电站、西林水库和清溪水库,各水库建设及移民安置工作按计划推进。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数79,281人,其中核定到人72,865人,核定到村6,416人。全市共计发放直补资金4,371.9万元(其中市级资金590.28万元);2020年,全市安排水库移民后扶资金7,079.71万元,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161个。开展移民“入千访万”活动,加大移民帮扶解困力度,投入帮扶资金1,567.76万元,2020年底移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7,016元,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9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