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海县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通过引进省内外知名养老服务品牌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运行,推进“医养结合”机制创新,成效显著。
一是借力社会资源盘活养老机构。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制转型,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于2016年底在西店镇敬老院尝试“公建民营”养老模式,在敬老院经营上实行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新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方双赢。为吸引更多有经验、运作灵活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积极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发展的运作模式,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机构,大力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环境。目前,宁海县力洋镇、前童镇、越溪乡等9家机构实行“公建民营”养老模式。
二是试水打造养老机构“智慧医疗室”。以力洋镇敬老院为试点单位,建立“自主检测+上门诊断+智能诊疗”三位一体的智慧医疗室。该医疗室配备健康一体机、康复训练等医疗设备,老年人可通过二代身份证,在医护人员的操作提示下,在健康一体机上一次性完成身高体重、血压心电、脂肪血氧、血糖尿酸、总胆固醇、尿常规、中医体质辨识等20余项检测,提供人脸识别、健康评估、心理疏导等服务。体检完成后,老年人可通过智能手机随时在线查询电子健康档案内容。同时,医护人员还可利用云平台与大数据相结合,精准把握老年人的各项检测数据的动态变化,通过云端医学模型进行指标分析和结果评估,及早识别出病情隐患,进行治疗,实现慢病管理、大病预防的效果,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是健全医疗服务网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多元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护理和日常康复等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通过内部挖潜、资源整合、新建改建、设施改造等方式,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托养、日常餐饮、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居家养老等服务。目前,宁海县已成功建成养老机构23家,拥有养老床位7324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5.2张,建成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39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