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部署要求,建立全市法定标准地名地址库,统一地名地址编码和地名地址共享应用,为市、区两级政府部门提供统一地址服务,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覆盖全市各部门的“一址通”服务体系,为政府各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唯一权威的地名地址标准化服务,实现地名信息无证明,助力宁波市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城市大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成立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攻坚行动作战指挥部:
项目分队长:黄林军
成员:顾静芳、王健敏,区县(市)、功能区民政部门地名办负责人
信息宣传和联络员:王健敏
三、主要任务
(一)全力争取项目批复。制定工作方案,市民政局牵头,全力做好与市大数据局、市发改的协调对接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批复。
(二)积极做好项目招标工作。建立局“一址通”地名地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招标领导小组,适时组织省内外“一址通”考察学习,对接公安、政法、发改、工商、住建、不动产登记、大数据等部门,开展对区县(市)、功能区、乡镇(街道)的调研,参与制定项目技术要求及标书、合同,做好第三方招标公司对接联系及招标工作。
(三)全力开展系统研发。1.研究地名地址数据标准规范。整合民政、公安、资规等地名地址管理应用部门的行业标准,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结合地址数据特点进行地名地址数据标准规范编制,梳理制定《宁波市统一地址标准规范》《宁波市标准地名地址库建设技术导则》等标准。2.建立统一地名地址编码。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最基础、最广泛的综合性地址编码标准,建立一套全市统一的贯穿市、区、街道、社区、建筑物等多层结构的统一地址编码,赋予地址唯一的“身份号码”。通过“一码多址”,实现相同地址不同表述之间的相互映射,解决不同行业的标准地址以及老百姓习惯用语等非标准地址之间的互通互用问题,实现相关部门地名地址数据共享共用。3.建立标准地名地址库。按照尊重历史、统一规范、方便群众的原则,基于民政、公安、资规、住建等部门地址数据,进行多源数据融合,依法依规将存量数据中的非标准地名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去重、地址清洗、地址编码等标准化处理,建设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名地址库。4.建立统一地址应用与服务系统。以标准地名地址库建设为核心,从地址治理、地址应用、地址共享三个环节,为标准地名地址库建设提供地址标准化清洗、地址数据管理、统一地址服务、核查与更新、数据统一看板等服务,对地址数据进行采集、清洗、编码、入库、管理、更新、核查、发布等处理,并对外提供统一地址服务,实现各级各部门按需调用统一地址数据。5.对接政务服务地名地址数据。满足地名审批业务“最多跑一次”要求,对接浙江省政府服务网政务2.0,通过WebService接口方式,实现“地名证明”“对具有地名意义的专业设施名称出具意见”“换(补)发地名核准书”和“编制、变更、撤销门牌号码”等服务数据对接。按照省级地名数据归集标准,实现与浙江省区划地名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6.建立地址动态更新机制。为减少门牌地址数据采集更新工作量,避免财政资金浪费,提升对相关地址应用部门的服务水平,保持数据的有序管理、持续动态更新和准确性,建立“共建共享、协同管理、动态更新”的工作机制,包含地名地址市、区县(市)两级一体化管理制度,各区县(市)统一地名地址审批流程和管理办法,以及制定地名地址数据动态更新机制。
四、工作步骤
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攻坚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4个月,分5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1年3月31日前)
1.市民政局完成宁波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的设计、论证、立项工作。
2.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召开相关会议安排部署,完成宣传发动工作。
(二)标准研究阶段(2021年4月1日-6月30日)
1.整合并分析民政、资规、公安等部门现有的地址管理行业标准,结合地名地址数据特点编制统一地址标准规范。
2.完成民政、公安、综治、资规、住建、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对地名地址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需求对接。
3.完成宁波市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招标工作,启动项目建设。
(三)项目实施阶段(2021年6月30日-9月30日)
1.启动民政、公安、资规、住建、政法等部门的存量地名地址数据归集、清洗、核对。
2.启动宁波市中心城区统一地址编码编制工作,初步建立全市统一、标准、权威的地名地址库。
3.启动项目建设及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完成统一地址应用与服务系统的开发部署,初步实现市、区县(市)两级实时互通。
(四)项目验收阶段(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1日)
1.启动数据资源建设和系统编码开发。完成数据更新、系统完善、系统上线试运行工作。
2.启动系统第三方测试、二级等保测评和备案、启动系统测试和项目培训等工作。
3.市民政局在自查基础上,组织发改委、大数据局、财政局等部门,对宁波市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五)推广应用阶段(2022年3月-2022年9月)
深入推广统一地址库在数字化改革、社会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各地各部门社会治理要素在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领域的统一地址应用,共建共治共享建设成果,不断拓宽法定标准地名地址库路径、场景和领域;开展统一地址编码与数字门牌应用,深化信息查询、房屋管理、物业服务、报警急救和物流快递等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站在地名地址“全市一盘棋”的高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时间、人员、地名数据提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扎实推进宁波市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建设,确保此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二)加强协同,有序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建设工作的通力配合,分工落实,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工作成效等情况,协力攻克建设难题,确保按时高效完成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建设。
(三)深化创新,共享应用。要以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建设为基础,建立贯穿市、区、街道、社区、建筑物等多层结构的空间地理与统一地址应用与服务,不断拓宽标准地名地址应用场景和领域,提升空间社会治理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水平,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