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室(单位) | 项目推进情况 | |
救助 福利处 | 项目 |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共同富裕 |
目前为止工作推进情况 | 一、深入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集成改革。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被列为省、市两级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年来,救助福利处积极谋划、部署并抓好落实。上下左右做好对接沟通工作,积极争取省民政厅支持,寻求相关部门配合,得到基层大力支持,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积极争取到了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各级各类试点7个。包括海曙区为全国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宁波市为省幸福清单试点等。二是数字化改革成效领跑全省。通过整合部门救助资源和社会帮扶资源,创新性地构建起救助帮扶服务力量一体化联动体系—“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简称“助联体”),率先在全省完成县级“助联体”线上全覆盖(目前全省35个,宁波10个),有效打通困难群众“需求清单”和政府、社会“服务清单”的对接通道,实现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幸福清单数据归集量位居全省首位。三是联办事项全部落地。在“浙里办——社会救助多部门联办一件事”中集成了低保、低边、特困、临时救助、公租房承租资格确认、公租房租赁补贴资格确认、申请养老服务补贴给付、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14个联办事项,在宁波已全部落地开展。四是率先在全省实现税务数据共享。涉税数据共享是数字化改革中的一项难题。经不懈努力,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涉税数据共享,也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实现税务数据共享的地市。目前税务部门的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企业所得税三类困难群众涉税数据经过一定的安全传输处理后,已通过接口实现共享。从试运行情况来看较为稳定,且响应速度较快。五是基本完成城市大脑应用场景设计。与宁波城市大脑设计团队进行多次沟通,就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场景等内容在城市大脑展示方案进行协商并不断修改完善。目前,已形成城市大脑应用场景设计方案,待省民政厅幸福清单详细数据回流后即可完成场景展示。 二、完成社会救助“同城同标”工程”。对标宁波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路线图”,在全市19项同城同标任务中,我们率先完成低保、特困、孤儿、困境儿童保障等各项社会救助标准的全市统一,在全省标准统一的地市中各项标准均位居第一。一是统一全市春节一次性节日生活补助金。将奉化、宁海、象山三地的低边家庭由0-800元不等调整为全市统一的1500元,共增发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二是统一全市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自2021年7月起,宁波最低生活保障月标准全市统一,首次突破千元大关达1005元;宁波市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月标准全市统一,达1709元。三是统一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2021年4月起全省率先实现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的全域统一,机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达到了每人每月2580元,散居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达到了每人每月2064元,保障标准位居全省第一。 三、深入开展“学党史办实事”活动。及时下发通知,开展对特困人员、低保、低边等困难群众的走访关爱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走访慰问低保、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19.13万人次,支出资金约6506.8万元。由于社会救助线上学党史办实事成效比较突出,被局推荐为优秀案例去参评全市“三为”优秀案例。我们推出的《学党史办实事 让困难群众“甬有幸福”》案例及小视频,将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四、持续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治理。梳理回顾三年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政策“回头看”、低保等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社会救助资金发放情况、基层小微权力(社会救助)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等八方面内容。在组织5个检查组交叉检查21个乡镇(街道)、入户走访55户困难群众家庭的基础上,结合民政32条的督查工作,又联合驻局纪检组对部分地区开展了抽查,从检查、抽查情况来看,各地社会救助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比较明显。 五、着力提升基层经办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9月29日,举办全市社会救助基层经办能力提升培训班。各区县(市)民政局、乡镇(街道)等210名一线经办同志参加培训,培训效果不错。二是举办宁波市“共富杯”社会救助业务知识竞赛。于9月29日至30日举办,通过笔试和现场竞答两个环节激烈角逐,评选出余姚市等优秀团队和奉化区张磊等优秀个人,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经办能力。 六、修改完善《宁波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为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在完成社会救助同城同标任务后,着手在“提低”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让更多人群能享受“提低”成果。主要措施就是修订低保办法,将我市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人均月收入认定标准由低保标准的 1.5 倍放宽至 2 倍,扩大低边救助覆盖面。目前在经过调研、座谈商议、向公众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上会、向市政府请示、市领导批示等环节后,已在市法制办走相关流程,争取能在年底前完成修订任务。 七、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宣传力度。在局办刚刚通报的三季度各部门各单位信息录用刊登情况来看,我处信息录用总数为83分,得分位居全局第一,其中市委市政府两办等政务信息共录用7篇,数量和分值(40分)都领先。年底来临,为讲好共同富裕的社会救助故事,总结工作亮点和经验,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社会救助工作宣传力度,11月2日人民日报手机应用端刊登《浙江宁波:数字赋能社会救助,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掉队”》、11月3日甬派刊登《宁波“物质+服务”救助,惠及8万余名困难群众》、11月5日宁波电视台《看点》栏目专题播出我市社会救助“物质+服务”亮点工作。此外,省民政厅近期会刊用我们上报的《宁波海曙“物质+服务”双核驱动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专稿信息。 八、着力推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目标考核工作。在三季度省救助系统的数据展示中,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幸福清单送达100%、探访关爱率100%的地市,目前相关数据考核任务完成率排序位居前列。市对区县(市)的考核,以月度通报的方式推进工作任务的完成,目前,通报已发布了5期,至10月底的进度通报刚发出。各区县(市)的工作进度总体还可以,个别地区还需继续加把劲。 | |
下步工作安排 | 一、继续推进救助“一件事”联办。重点在进一步丰富幸福清单内容和数据量,完成城市大脑数据展示。 二、推进《宁波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修订。 三、组织召开全市社会救助“物质+服务”试点成果展示现场会。 四、组队参加省社会救助知识竞赛,重点抓好参赛准备工作。 五、完成共同富裕研究课题,出台调研报告。 六、迎接省审计厅对我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资金发放等方面的审计。 七、着手起草《宁波市关于健全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