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缙云县“1+1+N”打造民政综合站点 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 来源: 省民政厅网站
  • 时间:2022-12-14 17:19:23
  • 阅读:
  • 缙云县大力推动“1+1+N”工作模式(即一个社工站、一个未保站、N个配套站点),截至10月底,缙云县共完成9个“民政综合站点”建设,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养老难、留守儿童关爱难、残疾人服务难等问题,打通了服务困境群众和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

    益智游戏、心理疏导、婺剧表演、思维导读……11月12日上午,壶镇镇“民政综合站点”异常热闹,志愿者们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类“暖心”主题活动,通过“多方互动”,加强情感联系,丰富了困难群众周末时光,“民政综合站点”内充满欢声笑语,这是缙云县“民政综合站点”活动的一个缩影。

    “民政综合站点”通过整合社工站、助联体、儿童之家、妇儿之家、农家书屋等场所,通过修缮改建、完善设施、健全制度等,全面提升“民政综合站点”建设水平。同时,汇聚教育、妇联、团委、慈善总会、关工委、巾帼文明岗、大学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关爱体系。坚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成为多方参与、社会参与、上下联动、分级保护的“一站式”困难群众保护综合服务网络。

    缙云县通过乡镇、村调查摸底,部门联合踏看,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形成“民政综合站点”建设多种模式。“站+站”模式。借助专业社工和社会组织的力量,积极探索服务社工站、未保站,“站+站”联建实现多元服务模式。舒洪镇依托仁岸村办公楼,进行社工站和未保站共推共建,同时接纳妇儿之家、司法之家、博爱家园、家庭教育指导站、流动少年宫、青少年文明实践基地等站所融入,为辖区未保工作提供综合性枢纽服务平台。

    “站+站+家”模式。整合社工站、未保站、儿童之家等资源,通过“站+站+家”模式共同建设、管理、运营,提升建设水平和社会效益。溶江乡未保站,通过整合社工站、未保站、儿童之家,新建多媒体教室,添置投影、电脑、电视机及各类文体活动用品,开设图书资料档案室、学习辅导区、休闲娱乐活动区、心理疏导区、科普墙等区块,目前室内活动区300多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100多平方米,成为该县远近闻名的“站+站+家”结合示范点。

    “站+站+村”结合模式。在仁岸村、联丰村、陇东村等四个未来乡村,结合社工站、未保站、儿童之家建设,围绕“一老一小”工作重点,造场景、造邻里,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打造全心关爱新模式,努力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壶镇镇社工站设在联丰村,该村是未来乡村,该点位建立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村中又建有未保站、儿童之家,提供暑假孩子托管服务,既能让孩子享受欢乐暑假,又能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据介绍,按照“五有”标准,到2022年10月,缙云县已完成9个综合性站点建设,明年计划再建9个,确保基层“老小弱”关爱保护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