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实施“增能减负乐业”行动,通过提标拓面数改为困难群体增能,通过提升专项救助与重点对象帮扶品质为困难体减负,通过加大就业帮扶为困难群众增收,确实破解困难群体的“提低”难题。
一是围绕“强兜底”,为困难群体“提低”增能。稳步推进社会救助提标拓面,健全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22年低保年标准将从11004元提高到12000元,增长达9.1%。社会救助靶向人群从低保、低边、支出型贫困、特困四类对象扩大到3口之家年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困难群体。推进精准识贫、低收入群体帮扶、返贫监测系统的线上线下协同闭环管理,协同推进“线上+线下”主动发现、高效速办、精准对接,今年以来通过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端口,已成功办理社会救助359例。开展救助需求和救助资源“两库”建设,完成需求排摸6954例,为救助帮扶活动精准指向。
二是立足“提品质”,促困难群体“提低”减负。创新实施医疗救助“暖心关爱”、教育救助“助学添翼”、住房救助“善新家园”三大行动,不断推进救助从“物质”向“物质+服务”转变。通过扩展照护面、加大机构培育、开展家庭照护能力评估、加大上门服务力度等手段,加大对失能失智困难对象照护力度,解放困难家庭劳动力,截至目前已入驻机构照护65人,开展上门服务50余户,为困难群众减少护理开支140余万元。开展困难老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试点,建立完善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床位费减免等制度,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持续开展“两兜底双结对”留困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2021年共发放困境儿童生活费1254.9万元,成功处理儿童监护类疑难案例4起,签订委托监护协议12份,同时实现监护兜底和生活兜底100%,“一对一”结对100%。
三是围绕“促增收”,助困难群体“提低”乐业。持续加大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社交营销以及地摊经济、夜市经济等新职业新岗位开发力度,依托“乐业湖州”共富班车,每年推出爱心岗位1000个,增加就业岗位供给。加强残疾人之家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升,不断扩大残疾人辅助性岗位就业,加大对残疾人共富基地的扶持力度,探索“培训-就业”一体化机制,形成长兴特色的残疾人基地就业模式。开展“小农入社”共富行动,加大困难群体产业帮扶力度,切实提高“点型”“链型”“群型”合作的经济发展模式。2021年,全县累计帮扶低收入农户2265户5492人,帮扶对象较行动实施前收入增长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