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民政局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39号建议的答复
  • 来源: 市民政局
  • 时间:2022-08-15 09:27:15
  • 阅读:
  • 刘建丽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时间银行”建设的建议》(建议439号)收悉。经与团市委、宁波银保监局研究、协商,现答复如下:

    宁波是老龄化程度比较突出的城市,截至2021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达162.6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6.3%。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发挥低龄健康老人的正能量,通过“时间银行”推进养老服务尤其是志愿助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发展养老助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模式,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设具备“时间银行”功能的全市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2021年,为贯彻落实我市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任务,围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支持、机构养老提能和行业监管增效四大核心任务,我局启动了浙里“甬易养”智慧养老场景应用开发,“时间银行”作为其中一项应用场景,为老年人互助服务及各类养老助老志愿服务持续健康运行打造全市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二是探索实施具备“时间银行”概念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宁波市青年志愿者礼遇激励办法(试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优秀青年志愿者联合激励机制,涵盖荣誉评选、学习教育、婚恋交友、就业创业、文旅休闲、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并为星级青年志愿者提供专属贷款,激励空闲时间少、有专业特长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助老志愿服务。

    三是加强培育“时间银行”助老志愿服务队伍。大力推行“以老助老”服务模式,全市2900多个社区(村)建立了“以老助老”服务队伍,有4.6万多名低龄、健康老年志愿者向6万多名高龄、病残居家老年人开展结对帮扶服务。指导成立了宁波市大健康公益组织联盟,培育了“宁卫号”“锋之社”“银巢养老”等多支较有影响力的专业队伍,长期开展养老助老志愿服务。举办宁波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涌现出了如“银巢养老”“甬耀银辉”等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其中“银巢养老”志愿服务项目还获得了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金奖。

    您提出的推动“时间银行”建设的设想很新颖,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时间银行”是一种养老互助共享模式,是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有效探索。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开展,队伍的扩充和稳定是提供有效服务最根本的问题。下步,我们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积极推进“时间银行”建设。

    一是出台制度规范,为“时间银行”顺利实施提供依据。我们将积极协调并建议有关部门在今后修订完善《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过程中,将“时间银行”纳入范畴,并充分吸纳您的具体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职能作用,实现资源联动,打造助老志愿服务品牌。二是建立信息系统,为“时间银行”有效运作搭建平台。探索完善“时间银行”养老制度,积极总结推广慈溪市古塘街道“志愿义工联合银行”、鄞州区云龙镇镇级时间银行、北仑区紫荆社区“银发志愿者”积分回馈等试点经验,研究出台“时间银行”储户权利义务及责任、储户管理、储蓄时数计算标准等相应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到互助养老和社区志愿服务中来,促进养老志愿服务良性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注重科学引导,营造志愿助老社会氛围。采取更加有效措施,鼓励、支持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尤其是助老服务中来,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精神宣传和助老志愿者队伍建设。同时,将依托浙里“甬易养”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加强互联互通,开发、完善“时间银行”功能,逐步实现志愿服务尤其是助老志愿服务的时间记录和服务管理标准化、统一化。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民政局

    2022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