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民政局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97号建议的答复
  • 来源: 市民政局
  • 时间:2022-08-15 09:31:46
  • 阅读:
  • 孙薇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多元精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建议497号)收悉。经与市住建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大数据局研究、协商,现答复如下:

    您在深入调研镇海养老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家门口的“嵌入式”养老服务新模式是当前老年人的主要需求,并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发挥社会主体作用,连续15年将养老服务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家门口的“嵌入式”养老服务。

    一是建设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设施。按照“机构跟着老人走”的要求,分层分级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在老年人口高密度500米内、中密度1000米内建设1家养老机构,并充分考虑将养老机构和卫生医疗机构统一设置或毗邻而建。依托乡镇(街道)、社区(村)、居民小区(自然村)的“一中心、一站点、多网点”设施网络。同时,以失能失智老人照护为主要内容,加快城区具备全托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提质,以乡镇(街道)为区域单元加快推进全托护理照料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让老年人实现“家门口”养老。目前全市养老机构264家,机构床位61931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6526张,占总床位数的58%;建有各级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979个。至今年年底,全市将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新增全托的5A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

    二是回应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建立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补助制度,优先重点保障特殊和困难老年人群的急难愁盼需求,全年全市投入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资金约1.35亿,为约16万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免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下步还将协助市医保局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重度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照料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全面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在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的社区(村)建立老年食堂,部分社区(村)设立老年助餐点,引入优质餐饮企业以及养老机构、线上订餐等多元化供餐主体,每天约有2.3万名老人享受助餐服务。今年将新增建设150家标准化老年食堂,加快构建“城乡15分钟”的老年助餐服务圈。积极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今年将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800张,今后将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情况,逐年适当提高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数。上半年会同财政局拟定了《关于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的实施方案》,目前方案正在按规范性文件要求走发文程序。推进医康养融合发展,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养老机构内设医院、卫生室、护理室等医疗卫生设施或者签约合作,拓展康养联合体建设。加大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签约合作,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服务100%。

    三是提升专业化的养老机构水平。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集中力量推进设施相对落后及服务功能不完善的一批农村敬老院改造升级,改善提升敬老院基础服务设施条件,引导农村敬老院积极开展助餐配餐、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院外居家上门服务。注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开展养老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等从业人员培养培训,今年将开展养老护理“百千万”专项培训工程,完成200人次老年认知障碍专区照护人员培训,1500人次养老护理技能等级培训,10000人次家庭照护者培训。“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机构项目建设,新增养老床位1.6万张,实施完成51家乡镇(街道)敬老院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四是建设智慧化的养老服务平台。启动全市统一的浙里“甬易养”智慧养老场景应用建设,开发建设居家上门服务、老年助餐、一键呼叫、机构入住、护理培训等养老服务场景和监管应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其中“养老护理员培训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被列入省民政厅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试点。海曙区广安养怡院探索建设全国首个5G养老院,荣获工信部第四届5G应用征集大赛二等奖。推动智慧产业发展,鼓励区(县、市)创新智慧养老模式,将专业照护、医疗和康复等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加快养老院、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智慧型管理、智能化建设,今年建设13个智慧养老院和16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安装无感智能服务终端。依托互联网平台等,向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居家上门养老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总体部署,围绕老年人养老的“家庭、社区、机构”三大场景,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使我市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智慧养老服务进一步高效,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民政局

    2022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