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围绕省市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殡葬管理机制为动力,聚焦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问题,以公墓年检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公墓规范化建设管理,着力构建高质量殡葬服务体系,着力保障群众基本丧葬需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逝有所安,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公墓年检工作主要背景。当前萧山区公墓建设管理总体上比较规范,在控制墓穴占地面积、遏制违规建墓、杜绝散埋乱葬上,取得成绩显著;先后出台《关于规范生态墓地建设的通知》《关于深化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工作的实施意见》《萧山区殡葬管理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墓建设管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殡葬设施建设、资金奖补、墓穴定价、殡葬执法等方面加以规范,并将殡葬管理工作列入镇街目标责任制考核,有力推动公墓建设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部分镇街仍有一些毁林占地、违规建墓现象发生。为有效遏制公墓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公墓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杭州市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萧山区从2009年开始,每年对全区所有经审批公墓(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生态墓地、骨灰存放室)开展年检,为全区公墓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开展公墓年检工作主要做法。 年检工作由区民政局组织实施,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全面查”等形式,逐个公墓逐项内容进行检查评定。年检主要内容包括:各公墓单位的组织管理、执行法律法规、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墓区绿化美化、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情况;侧重检查墓碑、墓穴建造情况,公墓销售及安放登记、墓穴证发放及登记存档工作,制度建设及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有无未经审批违规建造,检查维护费是否预留,墓区有无设置明显区排编号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年检方法步骤具体分为安排部署、自查自纠、普查整改和总结通报四个阶段。年初2-3月,召开全区公墓年检会议,下发公墓年检文件,部署全区公墓年检工作;4-5月份,各镇街和公墓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并上交《公墓年检登记表;6-10月,区民政局组织人员对22个镇街的76家公墓现场年检检查,对年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属地镇街下发公墓问题整改通知单,并督促按时完成整改;10-11月,召开全区公墓年检总结会议。
开展公墓年检工作主要特点。一是检查细致,全面掌握。在公墓年检过程中,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始终坚持在一线,对全区每一处墓地走到问到查到,全面掌握第一手公墓信息,并制作公墓年检台账资料存档,作为下步殡葬设施建设和殡葬管理执法的重要参考依据。近5年来,共对32家公墓单位下发整改通知单,均整改到位。二是部门联合,合力推进。在对经营性公墓年检过程中,会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实施,对经营性公墓是否按规定预留维护费、执行价格规定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2020年和2021年公墓年检中,区民政局会同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公墓年检,双方共享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并创新引入第三方专业测绘公司,委托专业测绘机构对萧山区各墓地进行四至边界精准定位测量。三是镇街配合,不留死角。各镇街能够主动配合公墓年检,对年检中发现墓穴超标、价格公示不规范、墓穴号区排号标识不规范、杂草和祭祀用品未及时清理等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对未经民政、林业部门审批,毁林占地的违规墓穴,能够做到一查到底,一个不漏。四是客观公正,鼓励先进。年检考核打分严格按照年检文件中考核标准的5大项15小项,逐个公墓逐项进行打分。年检结果按照考核得分区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类,年检结果通过发文公布。根据镇街公墓考核分排名,每年评比12个公墓示范单位,每个示范公墓给予殡葬管理专项补助资金5万元;针对年检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将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未按规定整改的将移交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殡葬改革工作任重道远,下阶段,区民政局将协调各相关部门,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和服务创新,争取在构建高质量殡葬服务体系上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