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高质量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构建“五心”幸福共同体,打造“五高”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已然成为当下的一项重要课题。今年以来,永康市民政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现代社区建设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建设重点、难点,科学谋划“四大行动”,全力推进现代社区建设。
一是实施改革攻坚扩面行动,多元共治让社区治理更加高效。狠抓2项省级试点,开展好1项改革。以省级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监管试点为突破口,健全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机制,强化党建指导、年度检查、等级评估等管理力度,全面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建设。高质量完成省级养老设施规划“三色图”试点,依托“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地图”探索养老资源“数智”分析,实现“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指导养老机构布局,提升老人服务品质”目标。开展社会组织发展体系改革,推动社会组织加速向“稳不稳”“好不好”的高质量发展转变,全市4A级以上等级社会组织扩面至20家。
二是实施功能场景提质行动,为民便民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深化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打造综合集成老年助餐、幼儿托育、青年创客、便民药房、共享图书等服务场景的社区服务综合体3个,其中面积3000平方米的高品质“地标式”社区服务综合体2个。着重推进优质均衡养老服务,培育专业化养老护理队伍,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2期,新增持证人数达93名。推进智慧化居家照护床位建设,以大陈、园周、雅庄三个未来乡村为试点,打造“居家康养示范户”45家。打造优质老年食堂,以数字化手段构建智慧助餐、健康支持和无感监测场景,助餐服务城乡社区覆盖率达70%,五星级社区老年食堂增加30%。
三是实施队伍素质提升行动,优育严管让专职社工更有奔头。常态化保持每万城市常住人口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18人,随缺随补,今年以来补录专职社区工作者21名。修订《永康市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健全“选育管用爱”全链条。推动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与待遇相挂钩方式,鼓励专职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水平考试,力争2023年底持证率达到47%以上。实施社工成长“导师帮带制”,实现新社工学中做、做中悟。目前,已遴选帮带导师85名,实现师徒结对帮带200余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200余个。选树典型,模范引领,增强职业荣誉感,评选表彰2023年度“十佳专职社区工作者”10名、“光荣在社20年”专职社区工作者24名。
四是实施基层减负增效行动,理顺关系让社区运行更有活力。出台《永康市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审核制度(试行)》,印发《永康市村社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永康市村社依法协助政府事项指导清单》,进一步规范村社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为村级组织和村社干部松绑减负,让村社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服务居民群众。截至目前,摘除室内外牌子192块,下墙制度223个,证明事项压缩规模、负面清单事项出现频率降低幅度分别达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