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缙云县在专职社区工作者的配备、培育、管理等方面上持续发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确保了基层社区治理目标的精准落地、有效落实。
一是以促进结构优化为导向,储备“人才库”。着眼社区人力缺口,完成结构多元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岗位年龄、性别进行统筹计划,科学设置招考岗位;坚持实干实用导向,注重选用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针对专职网格员、退伍军人、持有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人员等社会群体实行笔试加分,创新定向招录残疾人岗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专职社区工作者153名,达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19人,平均年龄31.5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73.58%,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达到100%。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35周岁以下“两委”后备人才。
二是以提升能力素质为目标,搭建“成长梯”。组织分层分类培训。落实《丽水市专职社区工作者设岗定责工作指引》,推进专职社工全科培养模式。建立县、乡镇(街道)分层负责、各有侧重的培训培养机制。县级层面每年对社区党组织书记轮训1次;乡镇(街道)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全员轮训;新入职人员由县级统一组织培训。日常培训采取集训、轮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新老结对、传经授道,实践教学。组织开展社区书记“一社一品”擂台大比拼、社区专干技能大比武,晾晒工作实绩,比“精气神”,赛“新干劲”。抓好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实现新的突破。2023年全县共计2050人报考,同比增长212%,并组织线上考前培训。
三是以健全管理机制为手段,用好“指挥棒”。在全市率先拟定《缙云县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16条》,深化推动专业化发展。专职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持证率力争提升到50%,持证情况作为专职社工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与年度绩效挂钩。未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专职社工当年一般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每个社区持证率未达到50%的不予评为优秀,若本社区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专职社区工作者优秀等次比例可提高到25%;探索“社区书记能上能下机制”。省市评选的“优秀社区工作者”、“社区领军人才”均从持证社工中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