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江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开展独居老人爱心帮扶工作的建议》(建议028号)收悉。经与市委社工部、市文广旅游局研究、协商,现答复如下:
截至2023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79.7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8.88%,老年人数较上年增加9.4万。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独居高龄老人关爱工作,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独居老人养老服务设施。构建配置合理、功能完善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全市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990个,实现每个乡镇(街道)一个中心、每个村(社区)一个站、每个居民小区或自然村一个老年活动室,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文体娱乐和精神慰籍等各类服务。推动109家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周边独居老人开展助餐配餐、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上门服务,成为农村居家养老的重要支点。推行农村集中式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利用农村“一户多宅”整治建造183个村“颐养小院”,配置居家养老公寓房3343套,为独居老人享受就地养老、以老助老提供便利。创新“院居家”模式,一批专业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家庭,通过合作医生定期坐诊、专业团队上门巡诊、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志愿队伍关爱,构筑“社区化”老年照护大系统,努力解决独居老人就医难、社交缺失、精神匮乏等问题。
二是优化独居老人养老服务供给。2018年全省率先实施适度普惠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制度,为低保低边、高龄等特殊和困难独居老人每月提供3小时至45小时不等的上门服务。构建“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助餐机制,给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独居老人助餐送餐服务补助,服务覆盖2835个社区(村),覆盖率超95%。全省率先免费为困难独居老人家庭提供可供选择的订制套餐服务。免费实施适老化改造,全市累计改造6000多户。为4.5万多户高龄独居老人以及患有重度慢性疾病独居老人家庭免费安装应急呼叫设施,提供紧急救援信息服务100万余人次。为3064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安装智能水表、跌倒报警、生命体征监测等,守护独居老人居家安全。
三是构建独居老人关爱网络。2013年,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3〕251号),全市统一给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发放特别扶助金、一次性补助。为8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购买老人意外伤害保险。结合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面向独居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月探访人数约3.9万人。结合亚运会、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重阳节非遗走进宁波开放大学等系列文化惠民的活动,开办非遗普及性讲座,安排表演类非遗项目。推出上千项文旅活动,其中民俗类200多项,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浓的中国味。充分发展助老志愿志愿队,积极倡导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独居老人的良好风尚。
下步,我们将从建立探访制度、建设智慧平台、完善关爱网络等方面多管齐下,进一步健全独居老人关爱机制。
一是建立独居老人线下探访制度。一是建立台账。要求区(县)市结合实际出台独居等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具体方案,依托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进行特殊困难老人信息采集,完成特殊困难老人基础信息摸底排查,建立特殊困难老人信息台账,并同步归集至“甬易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形成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基础数据库。二是定期走访。村(社区)组织网格员(微网格员)、社工等力量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定期更新探访对象基本信息。通过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远程监测等方式,确保特殊困难老人月探访率100%。加强与高龄老人居家上门服务等制度的衔接,根据独居高龄老人实际需求提供有效帮扶,健全探访关爱机制。
二是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一是搭建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平台。聚焦独居老人吃饭、探视、护理等高频服务需求,探索“统一平台、插件式开发”模式。聚焦养老护理、生活服务、老年娱乐、安全监管等核心功能,开发人才培育、上门服务、老年助餐等多跨场景应用。二是健全智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云医院”设立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云诊室,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搭建终端或体验点,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看名医。依托“甬易养”智慧平台居家上门服务场景推进爱心卡(敬老分)机制,逐步实现老年对象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服务供给主体及服务人员,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服务智能终端。三是智慧守护独居老人安全。推广81890“一键通”电话机、智能监护仪器、穿戴设备、手环、电视遥控器等智慧产品,不断完善居家老人应急救援系统。
三是完善独居老人关爱网络。一是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质增效。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分类转型,形成分布合理、运转有序、支撑有力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推广“院居家融合”模式,引导专业养老机构走进社区、贴近独居老人。探索建立养老服务爱心卡(敬老分)制度,构建低成本、定制化的助餐、助医、助洁、助行等服务供给体系,实现有助餐意愿的独居老人全量服务、村(社区)全域覆盖。二是丰富助老志愿服务内容。推广“党员+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整合教育、卫健、文旅、社工等部门资源,充实壮大助老志愿服务专业力量。聚焦独居老年人实际需求,丰富志愿服务内容供给,依托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持续不断地为有需要的独居老人提供代买代办、紧急送医、物资保障等志愿服务,奉献爱心。积极挖掘、评选关爱独居老人的先进典型,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营造关爱独居老人的社会氛围,夯实全社会关爱特殊困难老人的基础。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民政局
2024年5月30日
(联系人:吕亮弯,联系电话:8918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