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以省级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与干预试点为契机,切实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为面临现实困境和切身利益受到侵害的孩子密织监护保障、心理关爱、社会支持“三张网”,筑牢筑好“关爱墙”。
密织“监护保障网”
筑好安全防护“关爱墙”
余杭区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评估模式,按照困境儿童保障类型,实行红、橙、黄三色动态预警管理和关爱;积极发挥儿童主任主力军作用和辖区党员、网格员、楼道长的补充作用,及时发现和识别未成年人家庭存在的监护侵害、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等问题;同时,建立健全风险等级综合评定及响应机制,按照高、中、低三类风险,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风险响应机制;此外,完善部门个案会商机制,联合公安、教育、检察院、妇联等单位,做好分类帮扶及跟踪服务,切实做到“一人一策、一人一档”。
密织“心理关爱网”
筑好健康成长“关爱墙”
余杭区将强化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作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后的重点干预措施,发挥自身阵地多、队伍齐、专业强的优势,全面打通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心理干预及评估机制;推行“1+1+1+N”服务模式,即1个儿童主任+1个专业机构联络员+1个网格员+N个志愿者,建立动态监管、发现报告、处置干预等联动反应机制。
同时,该区积极开展心理关爱项目,打造“星光启航”融合课堂,通过创新融合教育方式为40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心理关爱和特殊教育;实施“蔚蓝”计划,通过音乐五线谱方式为儿童提供喘息服务、个案辅导、康复治疗、日常陪伴等;开展“家佑儿女”青少年心理关爱项目,利用戏剧角色扮演等方式服务辖区内60户青少年家庭,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密织“社会支持网”
筑好合力守护“关爱墙”
余杭区发挥“党建+”先发优势,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深化“慈善+”帮扶,探索“公益+”服务模式,广泛建立家庭监护干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积极发挥余杭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党建联盟引领作用,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累计点亮儿童“微心愿”1200余个;同时,聚焦社会资源融合,联合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成立余杭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盟,全方位增强帮扶救助力量。2024年,工作人员针对仁和街道某低保家庭中两名厌学困境儿童,多次入户探访和评估,同时依托区未成年人工作联盟筹措帮扶资金18万余元,从危房改造、经济帮扶、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帮助该家庭步入正轨、儿童重返校园;此外,针对儿童多元化需求,该区还招募不同领域专家建立智库团,在心理咨询、教育辅导、法律援助、家庭教育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实施“爱满央隅”“余心守护”等关爱活动,已为4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一对一”关爱结对服务,为200名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关爱,为18名脑瘫儿童提供日常照料、运动治疗、心理关怀等定期上门服务。
“2025年,余杭区将按照‘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引进专业资源,推动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全面落实‘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国家为兜底’的监护制度,汇聚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政府合力,不断开创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新局面。”余杭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