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湖州德清:数字地名添活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来源: 中国社会报
  • 时间:2025-04-11 10:03:58
  • 阅读:
  • 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着力规范地名管理,健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将数字地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建成地名地址库、实现数字标牌全域覆盖等举措,赋能乡村振兴。

    夯实数字地名管理基础

    健全机制,强化根基。德清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与协商会商机制,理顺了乡村地名管理机制。实施地名命名专家论证和媒体公示制度,制定了《德清县地名规划》,严格规范地名管理。构建了县、镇(街)、村(社)三级乡村地名工作网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一系列举措打破了以往地名管理的制度缺陷,构建起适应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为后续数字地名工作的开展厚积力量。扎实的管理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推进数字门牌全域覆盖等工作中,德清县不断完善乡村道路命名与设标工作,逐步搭建起乡村振兴的空间骨架,对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完善体系,长效运行。德清县印发了门牌号码编制方法和门牌管理工作规范,规范了地名标志设置。投入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设置了1259块数字村牌、1034块数字乡村道路牌、310143块数字门牌。通过建立完善的体系,不仅让地名标志设置有章可循,还通过大规模的投入实现了全域覆盖,为后续的信息管理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过程打破了以往地名管理在体系建设上的不足,从制度和设施建设上保障了数字地名工作的长效推进。

    规范命名,查漏补缺。德清县建立了乡村地名标志巡检制度,全面梳理了全县的乡村地名。针对有地无名等情况,命名了355条乡村道路、389座桥梁、46个乡村集聚地、11个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设施名称,对2个重名地名进行更名,清理了8个不规范地名。规范命名工作有效解决了乡村地名混乱的问题,进一步夯实了数字地名管理基础,让乡村的地理标识更加清晰准确,为乡村治理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加强数字地名信息管理

    高起点建设地名地址库。德清县调配了120多名地理测绘专业人才,分组开展地名地址信息采集、录入、标点及空间化处理。秉持尊重历史、统一规范、方便群众的原则,依法依规对重要地名地址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城乡统一的标准地名地址库,并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建立动态管理与更新机制。地名地址库建设打破了以往地名信息分散、不规范的局面,成为地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详细准确的地名数据和地理坐标,为后续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确保了地名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地名数据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

    高标准推广地名地址信息。德清县整合公安、不动产登记、供电等部门的地名地址信息库,推动标准地名地址信息在各部门的行业应用,实现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借助大数据、云平台,依托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使标准地名地址库成为服务大众的数据与信息中心。这一举措打破了地名地址 “信息孤岛” 的困境,通过数字化手段处理和传递信息,促进了地名地址信息在多部门间的高度共享,让数字地名真正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服务效能。

    高质量提升数字地名知晓度。德清县运用“互联网+地名文化”的模式,通过开设地名文化专栏、播放地名微电影、发布地名微视频、举办地名大会、建设地名文化广场等,提高地名信息化建设的知晓率。通过数字地名与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发布景点、特色游等信息,更新百度及高德的地名数据,提升群众的使用率。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方式,让数字地名不仅是一组地理标识,更成为具有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信息载体,进一步扩大了数字地名的影响力和服务范围。

    创新数字地名集成应用

    便民服务“一码通办”。德清县围绕“数字地名+便民服务”,拓展应用场景,集成85个便民服务与办事事项。群众扫描数字门牌二维码,可一键获取民政、医疗、社保、教育、旅游等相关政策和服务,提升惠民服务的便利性与精准性,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码通办”服务模式依托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成数字门牌系统,极大地简化了群众的办事流程,打破了政府和群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数据壁垒,数字地名的可及性、便捷性、操作性成为群众适应乡村“数字治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数字地名带来的便利,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社会治理“一码全知”。德清县以“数字地名 + 基层治理”为核心战略,构建平安社区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该系统通过三大创新模块提升治理效能:一是数字门牌智能管理系统,集成地理位置、房屋属性、人口信息等多项基础数据,实时获取社区治理全要素信息。二是村务阳光监督平台,创新开发“村务云”管理系统,将村级事务划分为集体资产、工程招标、惠民资金等监管模块。通过数字门牌二维码,村民可实时查询财务明细等公开信息。三是应急响应指挥体系,构建“1+3+N”应急服务网络,包括1个县级指挥中心、3个片区响应站和N个社区微哨所。数字门牌集成SOS一键报警装置,支持语音、视频、定位多维度报警。在社会治理方面,数字门牌发挥了重要作用,拓宽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让基层治理更加透明、高效。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了以往乡村治理中信息不畅、参与度低的问题,为县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创业共富“一码兴业”。德清县围绕“数字地名+助企服务”,升级数字门牌,建设地名标志产品数字化平台,开展“德清优品”等活动,加大对莫干黄芽茶、新市羊肉等产品的宣传力度,促进农产品进城消费。开发助企服务场景,搭建寄递物流下乡、在线旅游、智慧农业等平台,生成包含企业简介、经营情况、产品销售等功能的门牌码,打造企业“数字名片”。利用数字门牌地理位置信息,打造“15分钟商圈”,探索数字地名赋能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新契机。这一系列的举措将数字地名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创新应用场景,为企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搭建平台,挖掘了数字地名在经济领域的潜在价值,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