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围绕群众“身后事”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坚持以便民、惠民、文明为目标,通过“身后事”联办改革的先行先试、殡葬惠民政策的全面覆盖、绿色殡葬模式的推动落地,让每一个家庭在处理“身后事”时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把群众的“身后事”办成省心事、暖心事、文明事。
找准“切入点”。为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推进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自2022年10月起,义乌市正式推行殡葬基本服务全流程免费。凡在义乌市殡仪馆办理殡葬事宜,均同等享受遗体接运、冷藏、花圈租赁、告别、火化、骨灰盒、骨灰寄存、生态安葬服务8项基本殡葬服务全流程免费政策。
推动“微改革”。针对群众“身后事”办理流程繁琐问题,义乌市开展“身后一件事”联办改革,目前已实现“身后事”数字化改革管理闭环。由民政部门牵头,公安、卫健等多部门协作,实现“身后事”联办“五个一”,即手续一证即办,只需要提供逝者和经办者两张身份证,便可在殡仪馆办理“身后事”联办手续;业务一站办结,群众办理完联办手续后,无需前往其他单位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及丧葬费发放、户籍注销等事项,上述事项均由殡仪馆“一站式”办结;数据一网通享,全市建成人员死亡关联事项信息库,将户籍注销、遗体火化、丧葬抚恤金、残疾人补助、工资及低保待遇停发等事项集中纳入网办,由群众跑转为数据跑;需求一单集成,将多个联办事项整合在申报单上,群众只需勾选签字便可办理多项手续,实现一张表单申报、一个平台流转、一个签字办结;服务一路相随,建立联办事项联络机制,既能保障联办平台的正常运行,又能及时处理不确定因素和特殊情况,实现各环节高效无缝衔接。
倡导“节地葬”。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减少土地资源占用,同时解决骨灰安置需求,义乌市按照“相对集中”的思路进行布局,共建设镇(街)骨灰存放堂17处,至少可满足未来30年的安放需求。同时,建成投用8处生态葬区(花葬、树葬、草坪葬),其中3处被评为省级公益性节地生态葬示范点。凡是在政府规划投资的骨灰存放堂和生态葬区内安放逝者骨灰的,均不收取任何安放费与管理费。
目前,义乌市的节地生态安葬模式已被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和认可。该模式不仅能为群众减轻治丧负担,还能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