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关注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余姚市首个乡村地名文化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 来源: 甬派客户端
  • 时间:2025-04-03 17:25:22
  • 阅读:
  • 《余姚市地名志》中关于“瑶街弄”有这样一段记载:“相传古时有集市,街巷多商店”,瑶街弄村或因市井繁华、巷陌交错而得名。近日,在百亩鎏金油菜花海簇拥下,余姚市首个乡村地名文化馆在瑶街弄村正式开馆。

    12.jpg

    瑶街弄村地名文化墙

    瑶街弄村地名文化馆对瑶街弄村14个自然村、7个山水地理坐标、15个“地名+”特色品牌进行了展示与介绍,展出各类具有地域特色物件100余件,通过立体化地名文化展示墙与LED影像的结合,解码“瑶街弄”地名基因。

    13.jpg

    瑶街弄村“地名+”特色品牌展示区

    据悉,瑶街弄村地名文化馆展区面积约200平方米,以“村水相依、田园相守”的生态肌理为基调,围绕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两大主题,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分为守望、耕耘、初心和共享4个单元,讲述了千年守望、四季耕耘、红色初心和童享未来这四个瑶街弄村的地名文化故事。同时,打造并展出了“瑶花花”“田米米”等萌趣地名IP形象。

    “瑶街弄村地名文化馆有‘三大镇馆之宝’,分别是一张老照片、一封首日封和一枚宋代钱币。一张老照片是指一百年前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所拍瑶街弄村李家堰、贺墅江以及渚山的照片;一封首日封是指平复帖邮票发行首日使用的信封,平复帖是一千七百多年前,陆机写给贺循的书信,现藏故宫博物院,号称‘墨皇’、‘中华第一帖’,跟瑶街弄村贺墅地名相关;一枚宋代钱币是指留存在瑶街弄村的一枚宋代‘马上得禄’”花钱。”马渚镇地名工作分管领导介绍道。

    据了解,自正式开放以来,已有近千名游客前往瑶街弄村地名文化馆参观。下一步,余姚市将进一步织密乡村地名网,发挥地名品牌价值,绘就独具余姚特色的“乡村著名行动”新篇章。